Welcome to Heagreen !!! 400-100-0012

中文

知识中心
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创新能力的卓越企业
低聚木糖和姜黄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的影响
发布时间 : 2024.02.18
低聚木糖(XOS) 姜黄素 肉仔鸡 生产性能

试验目的

 本试验以肉仔鸡为研究对象,通过研究低聚木糖和姜黄素单独使用以及联合使用对肉鸡的影响。

试验设计

 试验选取3001日龄AA雄性肉鸡,随机分为5组,每个试验组6个重复,每个重复10只鸡,采用3层笼养,保持持续的光照。具体试验处理见表1

 本试验中姜黄素有效成分为0.1%;抗生素维吉尼霉素有效成分浓度为50%。所用XOS主要成分为木二糖至五糖的混合物,有效成分35.0%

 试验鸡的基础饲粮以玉米和豆粕为主要原料,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肉仔鸡饲养标准(NY/T33-2004)设计饲料配方。饲料配方及营养成分含量见表2

 饲养试验分为前期(1-21d)和后期(22-42d)两个阶段,在进行养殖前7天对养殖区卫生整理和消毒处理,通过具有三层的常规养笼进行肉仔鸡养殖,雏鸡保持在35℃左右,正式试验期间鸡舍内温度保持22-24℃。整个试验过程保持充足饲料和饮水,随时监测料量和饲养桶,避免因洒溅造成浪费,导致饲粮称重不准确。

 鸡舍通风状况良好,适时观看鸡群,及时记录死鸡病鸡数量,严重不合格者淘汰,并及时记录死鸡重量,扣除该笼耗料量;免疫程序,养殖一周通过饮水法对肉仔鸡进行新城疫疫苗的接种;两周后通过饮水法来进行氏囊疫苗的接种;三周是通过饮水法再次进行新城疫疫苗的接种;28日龄用饮水接种法氏囊疫苗,预防肉鸡法氏囊病。

 平均日采食量 ADFI=总耗料量/(试验天数×鸡数);

 平均日增重 ADG=(末重/末鸡数-初重/初鸡数)/试验天数;

 料重比=平均日采食量 ADFI/平均日增重 ADF

 


 试验结果

1)低聚木糖和姜黄素对肉仔鸡平均日增重的影响

 添加姜黄素和低聚木糖对平均日增重的影响:由表3和图1及图2可见,121日龄时,抗生素组、低聚木糖组、姜黄素组、低聚木糖+姜黄素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(P0.05),低聚木糖+姜黄素组显著高于姜黄素组(P0.05),剩余不同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(P0.05);2242日龄阶段,四个处理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(P0.01),低聚木糖+姜黄素组显著高于姜黄素组(P0.05),剩余各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(P0.05);从 142 日龄整体阶段来看,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对照组(P0.01),彼此之间无显著性差异(P0.05)。


 


2)低聚木糖和姜黄素对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

 添加姜黄素和低聚木糖对平均日采食量的影响:由表3和图3及图4可见,肉仔鸡处于121 日龄时,抗生素组、低聚木糖组、低聚木糖+姜黄素组都显著高于对照组(P0.05),姜黄素组平均日采食量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(P0.05),不同的试验组之间肉仔鸡在平均采食量上同样没有显著性差异(P0.05);2242 日龄阶段,各试验组平均日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,无显著性差异(P0.05),各试验组之间也无显著性差异(P0.05);从 142 日龄整体阶段来看,低聚木糖组和低聚木糖+姜黄素组显著促进肉仔鸡的日采食量(P0.05),抗生素组和姜黄素组同对照组之间差别不具有显著性(P0.05);不同的试验组之间,肉仔鸡在平均日采食量上没有显著性差异(P0.05)。

 

 

3)低聚木糖和姜黄素对肉仔鸡料肉比的影响

 添加姜黄素和低聚木糖对料肉比的影响:由表3和图5可见,121日龄时,抗生素组、低聚木糖组、低聚木糖+姜黄素组的平均料肉比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(P0.01),低聚木糖+姜黄素组平均料肉比显著低于姜黄素组(P0.05),其余试验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(P0.05);2242 日龄阶段,抗生素组、低聚木糖组、姜黄素组在平均料肉比上都有有效降低,且效果极显著(P0.01),低聚木糖+姜黄素组显著低于对照组(P0.05);四个处理组无显著性差异(P0.05);从 142 日龄整体阶段分析,四个处理组的结果显示在此方面同对照组相比具有降低,其效果极显著(P0.01);低聚木糖+姜黄素组比姜黄素组有显著下降(P0.05),不同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(P0.05)。

 42日龄各组体重,各试验组均极显著的高于对照组(P0.01),低聚木糖+姜黄素组的平均体重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姜黄素组(P0.05),剩余各组之差异不显著(P0.05)。

 

 试验结论

 饲粮中添加低聚木糖、姜黄素和抗生素都可以有效提高肉仔鸡平均日采食量和平均日增重。低聚木糖和姜黄素可以作为饲用抗生素的替代物;添加低聚木糖+姜黄素的肉仔鸡生产性能表现最佳。

 


参考文献:

王鹏.低聚木糖和姜黄素对肉仔鸡生产性能及免疫机能影响的研究[D].河南农业大学,2018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