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lcome to Heagreen !!! 400-100-0012

中文

知识中心
具有可持续发展和智慧创新能力的卓越企业
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对肥育猪生长性能、屠宰性能和 肉品质的影响
发布时间 : 2023.08.07
低聚木糖 肥育猪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品质


试验目的

研究不同体重阶段在饲粮中添加不同剂量的XOS对育肥猪生长性能、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。

试验设计

试验选取杜××大三元杂交猪80头(体重为30 kg左右),公、母各半,随机分为8组,每组10头(10个重复),每栏饲养1头。1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;2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.04 kg/t速大肥和0.2 kg/t抗敌素;330~65 kg体重阶段100250500 g/tXOS添加组:于30~65 kg体重阶段,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50500 g/tXOS,在66~100 kg体重阶段均饲喂基础饲粮;4)30~100 kg体重阶段100250500 g/tXOS添加组30~100 kg体重阶段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50500 g/tXOS。约170日龄,试验猪体重达100 kg左右时屠宰采样。各试验组使用的基础饲粮,均参照美国 NRC(2012)猪营养需求标准进行配制,不添加抗生素,其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。试验期间按商业养猪场规范进行饲养管理。

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,分别记录每头试猪的空腹体重;并在试验期间记录每头试猪的日采食量,从而计算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(ADFI)、平均日增重(ADG)和料重比(F:G)。

于试验结束时,从每组中随机选取8头试猪,按照《瘦肉型种猪性能测定技术规程》,于颈动脉处放血处死,去掉头、蹄、尾和大部分内脏,保留板油和肾脏,在4℃预冷2 h,检测胴体重量。用游标卡尺测量眼肌面积及第6、7肋骨结合处的背膘厚度。同时分割脂肪瘦肉、骨骼和内脏器官,分别称重,并计算屠宰率、体脂率、瘦肉率、骨骼率和器官指数(柏美娟等,2009;周笑犁等,2014;刘志强等,2008)。

取右半胴体第6~7肋骨处的背最长肌样品,测定滴水损失;用肉色仪测定宰后2 h内的肉色;用肉质测定专用pH计测定宰后45 min和24 h(4℃保存)的pH值,测定结果分别以pH45min和pH24h表示。取背最长肌样品冷冻干燥,粉碎后用于常规法测定干物质、粗蛋白质和肌内脂肪(IMF)的含量。


 

试验结果

1)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对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

2列出了在饲粮中添加XOS后肥育猪生长性能的变化。由表可知,各试验组的初始重和末重差异均不显著(P>0.05);30~100 kg体重阶段500 g/tXOS添加组平均日采食量(ADFI)显著高于对照组(P<0.05),与其他各组差异不显著(P>0.05);各试验组的平均日增重(ADG)和料重比(F:G)差异不显著(P>0.05),但30~65 kg体重阶段100 g/tXOS添加组ADG高于、F:G低于对照组。

 

2)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对肥育猪屠宰性能的影响

屠宰率、瘦肉率、脂肪率和背膘厚等指标均可反映猪的胴体性状,其中背膘厚与脂肪率呈正相关、而与瘦肉率呈负相关。动物内脏器官的重量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动物的健康状况,脾脏、肾脏和肝脏的重量与其体重存在一定线性关系。脾脏是动物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,脾脏指数增加提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有一定的增强;而肝脏和肾脏是动物机体内十分重要的新陈代谢器官,正常生理条件下,上述器官指数升高反映机体免疫、消化代谢功能的增强。

表3列出了在饲粮中添加XOS后肥育猪屠宰性能的变化。由表可知,与对照组或抗生素组相比,在饲粮中添加XOS不影响屠宰率、瘦肉率、体脂率、骨骼率、背膘厚和眼肌面积(P>0.05),但部分XOS添加组背膘厚低于对照组,与对照组相比,各XOS添加组的瘦肉率较低而体脂率较高;30~65 kg体重阶段,添加250 g/tXOS可显著提高脾脏指数和肾脏指数(P<0.05),添加XOS可提高肝脏指数(P>0.05)。

 

3)饲粮添加低聚木糖对肥育猪肉品质和肌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

表4列出了在饲粮中添加XOS后肥育猪肉品质和背最长肌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。由表可知,各试验组肌肉的pH值、肉色和滴水损失无显著差异(P>0.05)。与对照组相比,30~65 kg体重阶段添加250 g/t的XOS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(P<0.05),30~100 kg体重阶段添加100或250 g/t的XOS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干物质含量(P<0.05)、而添加500 g/t 的XOS可显著增加背最长肌粗蛋白质含量(P<0.05)。

试验结论

在饲粮中添加XOS可增强机体免疫功能,通过增加肌肉粗蛋白质和IMF含量而改善猪肉的营养价值,且随着体重的增加可逐渐提高饲粮中XOS的添加剂量。

 


参考文献:

潘杰. 低聚木糖对猪生产性能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[D].湖南农业大学,2020.